
聽覺的韋伯定律
發布日期:2019-06-18 瀏覽量:1683次聽覺的韋伯定律
韋伯定律表明了人耳聽聲音的主觀感受量與客觀刺激量的對數成正比關系。當聲音較小,增大聲波振幅時,人耳的主觀感受音量增大量較大;當聲音強度較大,增大相同的聲波振幅時,人耳主觀感受音量的增大量較小。 根據人耳的上述聽音特性,在設計音量控制電路時要求采用指數型電位器作為音量控制器,這樣均勻旋轉電位器轉柄時,音量是線性增大的。
聽覺的歐姆定律
著名科學家歐姆發現了電學中的歐姆定律,同時他還發現了人耳聽覺上的歐姆定律,這一定律揭示:人耳的聽覺只與聲音中各分音的頻率和強度有關,而與各分音之間的相位無關。根據這一定律,音響系統中的記錄、重放等過程的控制可以不去考慮復雜聲音中各分音的相位關系。 人耳是一個頻率分析器,可以將復音中的各諧音分開,人耳對頻率的分辨靈敏度很高,在這一點上人耳比眼睛的分辨度高,人眼無法看出白光中的各種彩色光分量。
掩蔽效應
環境中的其他聲音會使聽音者對某一個聲音的聽力降低,這稱之為掩蔽。當一個聲音的強度遠比另一個聲音大,當大到一定程度而這兩個聲音同時存在時,人們只能聽到響的那個聲音存在,而覺察不到另一個聲音存在。掩蔽量與掩蔽聲的聲壓有關,掩蔽聲的聲壓級增加,掩蔽量隨之增大。另外,低頻聲的掩蔽范圍大于高頻聲的掩蔽范圍。 人耳的這一聽覺特性給設計降低噪聲電路提供了重要啟發。磁帶放音中,有這樣的聽音體會,當音樂節目在連續變化且聲音較大時,我們不會聽到磁帶的本底噪聲,可當音樂節目結束(空白段磁帶)時,便能感覺到磁帶的“咝……”噪聲存在。 為了降低噪聲對節目聲音的影響,提出了信噪比(SN)的概念,即要求信號強度比噪聲強度足夠的大,這樣聽音便不會覺得有噪聲的存在。一些降噪系統就是利用掩蔽效應的原理設計而成的。
雙耳效應
雙耳效應的基本原理是這樣:如果聲音來自聽音者的正前方,此時由于聲源到左、右耳的距離相等,從而聲波到達左、右耳的時間差(相位差)、音色差為零,此時感受出聲音來自聽音者的正前方,而不是偏向某一側。聲音強弱不同時,可感受出聲源與聽音者之間的距離。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
下載二維碼